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3-02-04 06:05:08
(資料圖片)
2月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結果, 39家券商參評,最終8家券商獲評A類、B類23家、C類8家。
中國證券業協會指出,類別劃分反映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在項目質量、業務規模、業務管理、合規誠信等方面的相對水平。
下一步,協會將持續完善證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聲譽激勵與約束評價機制,促進證券公司歸位盡責,提升執業質量,發揮好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更好地服務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A類券商大幅減少
獲得A類評價的8家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證券、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證券、平安證券、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東興證券(行情601198,診股)、中德證券。
而2021年評價結果中,則有14家券商獲評A類,分別是:長江證券(行情000783,診股)、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國泰君安證券、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平安證券、申萬宏源(行情000166,診股)證券、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中金公司、銀河證券、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
這意味著,長江證券、東吳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天風證券、興業證券、銀河證券、中泰證券9家券商滑出A類。而國金證券、東興證券、中德證券則在2022年晉升A類。
2022年曾修訂評價標準
財務顧問為上市公司收購、重大資產重組、合并等業務活動提供專業服務并出具專業意見,其執業水平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經營質量和廣大投資者利益。
2022年,中證協表示,現行《證券公司從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專業評價工作指引》實施已有9年,隨著并購重組市場化發展和注冊制改革,已難以綜合反映一家證券公司執業質量,為更好發揮財務顧問評價扶優限劣的引導作用,因此進行了修訂。
總的來看,修訂后的《評價指引》融入了注冊制改革背景下加強投行業務監管的要求,對歷年評價工作中遇到的情況做了完善,評價指標由規模主導轉向質量主導,擴大了項目評價范圍,優化了評價結果分類,加大了合規扣分力度,簡化了評估工作程序。
中證協表示,為鼓勵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差異化發展,本次修訂弱化了項目數量等業務規模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突出強調項目質量的重要性。
在評價名稱方面,將“執業能力專業評價”統一改為“執業質量評價”。在指標體系方面,刪除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指標,使評價結果與財務顧問執業質量關聯度更高;新增內部控制指標,通過評價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建設和運行有效性,促進證券公司從公司整體層面系統性提高財務顧問業務質量;新增創新性指標,鼓勵證券公司創新性解決財務顧問業務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需求。
此前的評價體系只認可需要證監會核準的獨立財務顧問項目,為適應并購重組市場化發展和注冊制改革,修訂后的《評價指引》項目評價范圍新增“注冊制”等行政許可類并購重組項目和非行政許可類重大資產重組項目。
修訂后的《評價指引》顯示,評價期內有項目的券商被劃分為A類、B類、C類三個等級。原則上得分排名前20%的證券公司為A類,排名后20%的為C類,其余為B類。評價期內無項目的券商無得分,統一確定為N類。
此次共有39家券商參評,按照前20%來就算,僅有得分排名前8的券商才能獲評A類。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華泰證券作為財務顧問參與并購項目的數量,在券商中排名第三,但是仍然滑出A類券商,說明評價標準更加重視項目質量的重要性,而非數量。
以下是《2022年證券公司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結果》。
標簽: A類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