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山大學 時間:2023-02-04 12:11:09
【資料圖】
中大新聞網廣州2月4日電(通訊員曹寧)2月3日上午10時整,廣州文沖碼頭,我國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學極地”號順利完成渤海冰區試航任務,抵達廣州母港?! ”竞酱问恰爸猩酱髮W極地”號經過科考船改造之后,在海冰地區的“首秀”,成功驗證了極地號低溫航行、破冰、船載科考設備、冰區科考保障等能力,成為我國高校首艘、國內第三艘具備極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Ч镒繁?,圓滿完成試航任務 極地號1月17日從南海之濱的廣州出發,穿越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四大海區,單程1500海里,檢驗了極地號長距離航行和運行性能,途中經歷狂風巨浪,1月24日在成山頭海域遭遇4.5米巨浪,于1月25日凌晨抵達渤海遼東灣冰區?! ”竞酱吻》杲穸顝姷谋睒O寒潮,我國大部地區顯著降溫,渤海海冰面積創近年新高,空氣溫度也達到了將近零下20攝氏度。極度嚴寒和嚴重冰情為極地號提供了類極地試驗環境?! 安澈J侵袊ㄒ坏膬群?,是北半球緯度最低的有冰海域,我們選擇在渤海地區試航就是為了檢驗極地號的破冰能力以及在低溫環境下的運行工況。結合渤海灣的氣候特點和精準的短期天氣預報,經過綜合研判,我們最終選定1月17日起航出發,趕渤海灣最低溫且海冰最重的時間段開展試航?!北竞酱问紫茖W家程曉教授介紹?! ?月24日的巨浪和暴風雪,疊加著低溫,讓極地號外表凍上了厚厚一層冰,就似披上了銀色鎧甲。在衛星影像的指引下,極地號向著海冰最重的海區進發。遼東灣的海冰在船艏的碾壓下發出清脆的破碎聲,極地號在北國海疆劃上一道道靚麗的弧線,極為震撼?! ?月25日,渤海遼東灣海冰面積超1萬平方公里,外緣線達56海里,最大冰厚超過35公分,許多船只被凍在突如其來的海冰里動彈不得,而這對于最大破冰能力可達2.2米的極地號來說正是試驗的好時機??瓶缄爢T根據衛星影像的指引,身披銀甲的極地號往海冰最嚴重的冰區進發?! O地號冰區試航中,為了獲取海冰和大氣環境信息,多套船載觀測設備還對海冰范圍、厚度、冰面溫度、大氣壓、風速風向、濕度、能見度等做了同步觀測?! 铱茖W技術部原部長、中國極地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教授致信中山大學,他表示,渤海試航任務的圓滿完成,標志我國進入三艘極地科考船時代,勉勵中山大學繼續弘揚“愛國、求實、創新、拼搏”的極地精神,為人類認知極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嫦驀倚枨蟠蛟鞓O地公共科教平臺 此次渤海試航不僅測試了極地號的性能和設備的工作性能,更鍛煉了一支適應冰區作業的船員和科考人員隊伍,為極地號正式加入我國極地科考船行列做了充分準備?! ∥磥順O地號將以專題科考和海上課堂的形式開展航次,更有針對性地滿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極地科考和人才培養需求?! O地號入列我國極地科考船后,除了為我國極地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進入極地的工作機會外,主要定位是面向高校的極地公共科教平臺。中山大學牽頭成立教育部中國高校極地研究聯盟,目前參與極地科教任務設計和建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經有十余家,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和中國海洋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渤海試航航次已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設備在船開展實驗?! ≈猩酱髮W致力于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近年來在珠海加緊部署大海洋學科群,建設了10多個相關學科學院,支撐海洋研究和人才培養,同時建有南方海洋實驗室?! 『Q笈c極地學科是觀測和實踐學科,人才培養工作必須有相應平臺,為此中山大學先后打造了“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和“中山大學極地”號破冰多用途船兩條科考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綜合科考性能最強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但該船僅有抗冰而無破冰能力,無法獨立完成冰區的科學觀測和調查作業。極地號具有較高的破冰等級,可以在南北極的海冰區進行自由航行和駐泊觀測,這兩艘船的觀測作業范圍交叉互補,可形成覆蓋深海-極地全域的大洋科考能力。
世界實時:高啟強學《孫子兵法》能學到人生智慧嗎?這本書到底說了什么
【天天快播報】《狂飆》同款一路狂飆!大嫂口紅被搶空,發型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