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tznzg"><ruby id="tznzg"></ruby></td>
    1. <td id="tznzg"><ruby id="tznzg"></ruby></td>
      <acronym id="tznzg"></acronym>
      <track id="tznzg"></track>
      您的位置:首頁>汽車 > 車界動態 >

      中外企業紛紛下場,固態電池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環球報資訊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時間:2023-02-04 06:01:30

      焦慮!焦慮!電動汽車對于電池的焦慮,至今仍未根本緩解。

      “充電10分鐘,恢復230公里續駛里程……”近日開啟預售的嵐圖追光首批將半固態電池量產裝車。其擁有82kWh的容量,續駛里程為580公里,而且由于固態電池的儲能物質較一般液態鋰電池承受電壓的能力更強,其能夠實現高壓快充功能,峰值充電功率達到了230kW。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即將亮相的蔚來ET7也將搭載半固態電池。

      與此同時,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的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相關企業,也在紛紛下場競逐固態電池新賽道,市場爭奪味道漸濃,競爭大戰頗有一觸即發之勢。


      【資料圖】

      固態電池成為新寵

      在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對于固態電池始終“情有獨鐘”,甚至希望借助固態電池市場崛起之機,實現對于目前多家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的彎道超車。

      資本市場對于科技進步始終是最為敏感的,而對于固態電池這樣有前景、有潛力的前沿技術,也有一定偏愛。其中,今年1月30日,國投招商宣布完成對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的投資,支持其加大對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目前,贛鋒鋰電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已啟動4GWh的產能建設,且規劃在重慶建設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

      時至今日,國內一些動力電池企業已經紛紛聚集這一賽道上?!皣幐呖?60Wh/kg三元半固態電池量產臨近,400Wh/kg半固態電池在實驗室已有原型樣品?!眹幐呖乒こ萄芯靠傇焊痹洪L徐興無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固態電池用固態電解質代替了傳統鋰電池的電解液和隔膜,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寬工作溫區等方面有明顯優勢。

      同時,中創新航也已經完成400Wh/kg固液混合電池技術的階段開發,壽命與安全已均通過國標測試。孚能科技去年推出全新的半固態軟包電池,與4680相比,電池包體積利用率高出12%。蜂巢能源全固態電池實驗室研發出國內首批20Ah級硫系全固態原型電芯,能量密度達350-400Wh/kg,已順利通過針刺、200°C熱箱等實驗。

      “固態電池及目前作為過渡的半固態電池都是未來動力電池的方向之一,因此,諸多企業紛紛開始研發、資金也向這一領域流入,都是對固態電池寄予了期望?!闭猩套C券分析師楊永年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隨著這種競爭的升溫,技術演進及市場應用也會加速。

      市場暗戰悄然開啟

      事實上,固態電池作為爭奪未來電動車話語權的關鍵技術,全球各大車企和相關產業鏈企業近年來紛紛投入巨資研發固態電池,已經呈現出新的競爭格局。

      專門研發固態電池的“先行者”之一的企業清陶能源,在2022年建設了10GWh固態電池產線,其第一代半固態電池液體含量在5%-15%,能量密度最大到420Wh/kg;第二代產品液體含量降至5%以下,正在小試階段,預計在2024年量產。

      環顧全球范圍,日韓歐美的相關產業鏈企業均高度重視固態電池的研究和產業布局。日本甚至借鑒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經驗,投入巨額投資與國家補貼押注固態電池,組織產學研聯合公關。其中,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機構,共同組織日本23家頭部汽車、電池和材料企業,以及15家學術機構共同參與固態電池技術研發。日本豐田汽車表示,2025年將推出全固態電池混合動力汽車,2030前將推出全固態純電動汽車。同時,本田汽車在去年春季宣布將投資4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建設全固態電池示范生產線,計劃于2024年投產。日產汽車已經公布了疊層軟包全固態電池電芯,計劃于2028年實現量產,將電池成本降至每千瓦時75美元(約合人民幣506元)。

      韓國同樣也是從機構到企業“全體總動員”,其2021年發布的“K電池發展戰略”中就提出重視固態電池發展。目前,雖然總體開發速度尚不及日本,但韓國相關企業延續了正負極材料研發方面的優勢,在固態電池材料供應鏈上占得先機。2022年5月,韓國浦項集團與輝能科技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新一代固態電池的正負極材料。

      雖然技術路線上有差異,美國的固態電池研發同樣熱度飆升。由初創型科技公司主導,包括Quantum Scape、Solid Power、Polyplus、24M、Cymbet、SES等在內,還與大型車企合作并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吸引歐洲車企的目光。近日,寶馬集團公告,將與Solid Power啟動下一階段全固態電池的聯合研發。Solid Power將向寶馬授權電池設計和制造工藝,幫助寶馬在慕尼黑附近的工廠建設中試線。按照計劃,第一輛采用全固態電池的寶馬原型車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而QuantumScape則獲得了大眾集團累計3億美元投資,并在2022年向大眾交付了第一批A樣原型固態電池供測試。

      “不難發現,固態電池的技術競爭與市場競爭都在暗流涌動?!比A泰證券分析師凌岳斌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固態電池雖然只是電池產品,但直接關系到電池產業和電動汽車產業,而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大趨勢,因此,像固態電池這樣的相關前沿技術的爭奪,實際也是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

      未來競爭走向何方

      如今,在全球范圍內,固態電池引發的技術、市場、產業“戰爭”仍在逐漸蔓延。

      “由于技術路線不同,固態電池的競爭在技術上也有區別,但在市場和產業之爭上卻仍然在同一賽道上?!绷柙辣蟊硎?,在固態電池方面,東亞企業基本以硫化物路線為主,美國雖然兼顧多種技術路線,但近年來主要趨向以聚合物電解質和氧化物電解質為主,負極多采用鋰金屬。

      在固態電池競爭激發下,技術演進和產業形成正在逐步加速?!肮虘B電池的競爭現狀和未來趨勢正在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征?!睏钣滥瓯硎?,一方面,在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電池產業化應用方面,中國已經占得先機,但由于固態電池技術原理和核心技術均來自歐美,因此,技術上仍然有待突破,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與日本、美國在逐漸接近,但核心技術專利數量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雖然國內已經有半固態電池上車,但全固態電池仍處于開發之中,距離實際應用尚需時日,現實中,相關研發機構及企業的融資也是熱點不斷,甚至也有車企投身研發之列,為全固態電池技術進步構筑了“催化劑”。

      “目前,至于固態電池是不是未來動力電池的終極技術,在行業中一直爭議不斷,目前的現實問題,是全固態電池仍有核心技術尚待突破,量產工藝仍有待探索,而且按照現在的技術推算生產成本過高,這對于市場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競爭力?!绷柙辣蟊硎?,只有在全固態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電解質、預鋰化材料、集流體等方面的技術取得全面突破,形成較為優化和完善的生產工藝及供應鏈,并將量產成本降下來,固態電池之路才能真正走通?!靶袠I競爭帶來的好處,是或許可以推動破解瓶頸的工作早日收到成效?!彼J為。

      標簽: 電動汽車

      相關文章

      国产天天操中文字,又大又黄午夜激情,国产精品人成福利,少妇免费黄色片

          <td id="tznzg"><ruby id="tznzg"></ruby></td>
        1. <td id="tznzg"><ruby id="tznzg"></ruby></td>
          <acronym id="tznzg"></acronym>
          <track id="tznzg"></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