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時間:2023-02-03 14:05:57
聯調室里調和弦
(資料圖)
——南寧市公安局福建園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化解糾紛二三事
□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廖夢若
民警春節期間到何某家回訪。
“謝謝警察同志對我們一家人的關心,祝你們春節好!”近日,南寧市公安局福建園派出所民警周鼎晨帶著新春慰問品回訪轄區群眾何氏姐弟。姐弟倆非常感謝周鼎晨調解他們的家庭糾紛,表示將和母親友好相處,陪她度過晚年。
為拓寬矛盾糾紛調解新路子,高質量服務群眾,近年來,福建園派出所充分踐行“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于2019年4月試點成立警民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并設立警民聯調室。目前,該所共有調解員4名,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2名、兼職調解員2名,并聘請法律援助律師、司法調解員和街道各部門工作人員加入調解隊伍,形成了“司法干部+民警+專職調解員”的工作模式。2022年,警民聯調室成功化解糾紛455起。
耐心聯調重繪“合家歡”
2021年7月,民警周鼎晨在走訪社區時得知,居民何某臉上長了一顆瘤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瘤子越來越大,一直從臉上垂到胸腔。何某認為是母親謝某在懷他的時候無所顧忌導致。姐弟倆覺得,從小到大,謝某對他們關懷不夠,因此母子三人積怨頗深,并數次發生爭吵。謝某所在單位、社區多次組織調解,均無果。
了解情況后,2021年8月,周鼎晨組織何氏姐弟與謝某、謝某所在單位及社區代表、律師、調解員一同在警民聯調室進行調解。調解現場,何氏姐弟和母親展開激烈爭辯,雙方都將這40余年的不滿與心結傾瀉而出。民警、律師和調解員反復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告訴何氏姐弟雖然謝某的做法不合適,但她畢竟是他們的母親,將他們撫養長大,如今已年邁體弱,他們有贍養的義務,同時告訴謝某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緣分。調解人員從情理法的角度,勸導數個小時,雙方終于打開心結。
此后,民警與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對何氏姐弟及其母親進行回訪,發現他們之間的矛盾確實已緩和。何某表示,因為臉上有瘤子的原因,他找工作比較困難,生活也相對拮據,但只要家庭和睦,今后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紓解怨氣化作和氣
為加強警民溝通協作,進一步擴大群防群治效果,福建園派出所大力充實治安“信息員”、社區“網格長”、單元“樓長”等群防群治隊伍,先后建立社區干部群、居民“樓長”群、租房戶群、行業場所群等微信群50余個,吸引群防群治人員1000余人,協助派出所發現、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夜市攤主羅某、農某因拉客問題存在嫌隙已久,2022年10月6日凌晨,雙方因一些小事爆發矛盾,夜市工作人員組織調解無果,遂報警。
福建園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后,組織羅某、農某到警民聯調室進行調解,夜市市場方工作人員作為見證人也到場參與調解。民警首先對雙方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教育,然后反復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勸雙方和氣生財,并鄭重告知他們,如果再不遵守市場經營規范,擾亂市場秩序,市場方有權將他們趕出市場。在情理法的融合調解下,羅某和農某均承認自己的過錯并向對方道歉,雙方一笑泯恩仇。
各退一步化解租房糾紛
為實現“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工作目標,福建園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在化解糾紛的路途上從未停歇。
8年前,劉某開始租住黃某的房子,起租時曾繳納1000元押金。2022年9月,劉某退房。黃某檢查房子時發現,屋內大部分墻壁被劉某的孩子用水彩筆畫花,無法修復。劉某曾試圖與黃某協商解決問題,但黃某稱必須把全屋墻面進行粉刷。劉某以孩子未畫花天花板為由,拒絕了黃某提出的條件并連夜搬離房子。黃某無法與劉某取得聯系,只好自行花費2500元對房子的所有墻面進行翻新,并向派出所報警。
福建園派出所社區民警經多方調查,終于聯系上了劉某。劉某稱,自己一家在該處居住8年時間,其間所花費的房租約10萬元,但房東黃某斤斤計較,刻薄的態度令她無法接受,于是她選擇避開房東搬離。社區民警將雙方約到警民聯調室進行調解,表明雙方都有各自的主張也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各退一步就能有一個完滿的解決方案。最終,雙方在民警的調解下達成調解協議:押金不退還,劉某賠償黃某修補墻面的另外1500元損失。至此案結事了。